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5234
淺談蘇軾詩詞的理趣[摘 要]:宋詩富有理趣,以蘇詩為杰出的代表。他的詩中的哲理是通過生動、鮮明的藝術意象自然而然地表達出來,而不是經過邏輯推導或議論分析所得。蘇詩中的哲理與哲學講義不同,它是建立在形象的比喻和真情實感的基礎之上的,這是抽象的理論說教所不能代替的,它的作用就在于通過生動的藝術形象,發人深思,給人啟迪,幫助人對宇宙事物、對社會人生作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蘇軾在詞的創作上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以詩為詞,直抒胸臆,情感充沛,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開創了詞史的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蘇軾 詩詞 理趣 以理入詩
“理趣”這個說法是宋人首先提出來的。包恢曾在《答曾子華論詩》一文中說:“古人于詩不茍作,不多作。而或一詩之出,必極天下之至精,狀理則理趣渾然,狀事則事情昭然,狀物則物態宛然。”(《敝帚稿略》卷二)他認為凡“狀理”好的詩,必能做到“理趣渾然”。“理趣”,顧名思義,是要說理而有趣。此問題的提出,是和宋詩的特點有密切關系的。宋詩由于受理學泛濫和韓愈“以文為詩”的影響,與唐詩以抒情為主的特點不同,它比較側重于說理。怎樣才能使詩歌雖以說理為主,而又不違背藝術本身的特殊規律呢?這就要使詩歌中的理和趣相統一,達到水乳交融的境界呢?。所謂“趣”就是針對詩歌的藝術特征而說的,要求詩歌能夠感發讀者的審美趣味。嚴羽則在《滄浪詩話•詩辨》中說:“詩有別趣,非關理也。”其實并非否定“理”,而是強調僅僅有“理”不能算詩,詩還必須有“趣”。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