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4042
淺談屈原自盡悲劇的必然性
[摘 要] 我國古代大詩人屈原以自沉汨羅江的方式結束其悲壯的一生,是其貴族的出生、天才的內美、至美的人格、浪漫的情懷與混濁的社會環境相沖突的結果,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而導致的。他的死讓人感慨和惋惜,但在當時特有的社會環境下,如此的選擇應是他最好的歸宿。
[關鍵詞] 屈原 自盡悲劇 必然性
屈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詩人。在中國文學史上,他不僅作品享有崇高的聲譽,而且人格也備受后世尊崇。然而就是這么一位杰出的人物,竟然是以自盡的方式結束寶貴生命的。是什么原因導致他走上一條不歸路呢?雖然自盡者都是被環境所逼而不得不為之,但歷史上不得志者并不都是這樣的。如春秋時代的孔子,在政治上也是郁郁不得志,但他選擇的是周游列國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在各國都無人賞識的窘境中,他退而求其次,改為整理古籍,辦學授徒,從中尋求另一種精神寄托。同樣是人生不得志,別人是另尋出路,屈原為什么就選擇自沉結束生命呢?關于此問題,學術界歷來都存在爭論,各家看法不一。筆者認為,他悲劇的結局是內因、外因多種因素造成的。在當時特有的社會環境下,發生悲劇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走上自盡之路是他無可奈何的選擇。從一定的角度說,這樣的選擇應是他最好的歸宿。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