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5346
略論魯迅文學夢的壓抑[摘要]:眾所周知,魯迅的精神是極富戰斗性的,他的“投槍”“匕首”的戰斗者形象早已家喻戶曉。然而戰斗者也有孤獨與彷徨,困惑與迷惘,魯迅的創作,就是這種情感的轉移與發泄。本文主要結合心理分析哲學,就魯迅的壓抑心態發泄到文學創作上的問題展開探討性的研究,以便更加準確,更加科學地閱讀魯迅及其作品,“最終實現與他的靈魂的對話”。
[關鍵詞]:意識 前意識 潛意識 弗洛伊德 壓抑 情感量 文學夢
一、童年:魯迅壓抑的起源 魯迅一生從事的文學事業是由夢想開始的。這種夢想既天真又認真。他在《吶喊·自序》中就說:“我的夢很美滿,預備卒業回來,救治象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戰爭時候便去當軍醫,一面又促進了國人對于維新的信仰。” 魯迅這種想法與他家族的生活不無相關,不只是因為想要療救他父親的病痛,而是在家族沒落的深刻刺激下毅然走上一條救國救民的道路的。在《魯迅故家的敗落》一書中就有這樣的記載: 在我的青少年時代,就目睹了愁云慘淡遍被整個家族。姑嫂勃蹊,妯娌爭吵,婆媳不和,夫妻反目;…… “我們周家的氣數盡了。你看,臺門里出來的人,一個個像敗篷時的鉤頭黃瓜!”可不是嗎?鴉片、疾病、貧困、饑餓,使這些自視不凡的“臺門貨”一個個都不像人樣了!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