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5880
理想中的“明君”——淺談《三國演義》中劉備形象
[摘要]《三國演義》的主題思想是擁劉反曹。所以劉備和曹操是作者著墨最多的人物,劉備被作為人民理想的“明君”形象來塑造的,作者羅貫中塑造劉備是個很有藝術價值的人。劉備具有了古人對“明君”的重要期待:(1)為人“義”字當先——視親臣如己之兄弟,摧心置腹同生與死,揮淚痛斬侄子劉封,以慰關羽在天之靈。深明大義寬容他人,德仁廣布于天下;(2)求賢似渴,降貴屈尊,知人善用,三顧草廬,終感孔明,以誠待臣;(3)仁慈愛民,深得民心,深信舉大義者必以人為本,為百姓造福由一而終。史書及其評論家對這些方面都記載很多,劉備的形象給了現代管理資源理念予以暫新的啟示。總之,綜觀中國小說史,劉備作為中國文學品中歷史人物,稱為一代“明君”最恰當不過。
[關鍵詞]劉備 長厚仁義 竭誠 仁慈 明君
《三國演義》的主題思想是“擁劉反曹”,它寄托了作家的政治理想,提供了一種理想的道德規范,它反映了人民在無法改變封建秩序的情況下,對賢明和“明君”的向往,以及對殘暴政治和殘民以逞的暴君奸相的憎惡,在曹操、劉備的形象中,無疑也寄托著“人心思漢”的民族情緒,這些都具有進步意義。劉備,可以說是一代明君的化身,他最超人之處是得人心,即得將相之心,的軍民之心。[于非:《中國古代文學》(修訂本)下冊,第247-248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第一版]這也是他能稱帝西蜀的關鍵原因。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