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6219
蒼涼的生命啟示——試論張愛玲小說中女性悲劇的原因
[摘要]:張愛玲是本世紀最擅長挖掘女性陰暗面的作家,我們很容易體會到她小說中那種充滿缺陷的人生。本文主要通過對曹七巧、白流蘇等人物的分析,揭示了幾千年來深受封建腐朽制度毒害和經濟之壓的女性的悲劇命運,并進一步從“人性”這一角度闡述女性悲劇的根源。
關鍵詞:曹七巧 白流蘇 悲劇 生存 人性 家族
張愛玲是“一個對人生充滿悲劇感的人”(1)。曾經有一位史學家說過:“人的生命中很少有東西是完全好的,或完全壞的,很少東西是純粹白的,或純粹黑的。”(2)張愛玲便是從這不純粹中,體會到人生的不圓滿,人生的不徹底。所以她小說中的人物都浸潤著蒼涼的悲劇意識,在她筆下的女性形象則是“蒼涼”意蘊的集中體現。魯迅曾說悲劇就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被毀滅的個體價值越大,則由毀滅帶給觀賞者的痛感更強。而在張愛玲的小說里,這悲劇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美好的東西被毀滅”(3),而是“一種生命存在無以更改的殘缺”(4),她把女性悲劇的處境提升到人類生存總體背景上的蒼涼來把握,更直奔“人性”這一永恒的主題,使其悲劇具有徹骨冰涼的人生感悟。本文試圖結合曹七巧,白流蘇等人物形象從三方面來論述女性悲劇產生的原因。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