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5940
《祝福》的反封建性 [內容提要]: 《祝福》辛亥革命前后中國(農村)社會的一面鏡子,是魯迅作品中一篇反封建力作。本文對這篇文章中反映的反封建主題,主要通過三個方面來論述。首先,通過祥林嫂一生悲慘命運,來表現反封建主題。祥林嫂的悲劇深刻揭示了舊社會封建禮教對勞動婦女的摧殘和迫害。其次,通過魯四爺等人的描寫來表現反封建的主題。魯四爺維護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是導致祥林嫂慘死的人物。最后,通過多種藝術技巧的運用,同樣揭示了反封建性主題。 [關鍵詞]: 反封建 悲慘命運 偽善殘酷 《祝福》寫于1924年2月,是魯迅短篇小說集《彷徨》中的第一篇。魯迅寫作《彷徨》的這一時期,“五四”運動已經退潮,新文化陣營也發生分化,面對黑暗沉悶的社會現實,魯迅感到異常苦悶,《彷徨》正是反映了這一歷史時期的中國社會現實,生動地再現了當時社會各階級的精神風貌與尖銳沖突;描寫了“上流社會的墮落和下層社會的不幸”,抨擊了封建主義的意識形態,表現了下層勞動群眾和進步知識分子的精神苦痛。《祝福》描寫的正是祥林嫂這樣一個舊中國普通農村婦女的悲劇命運。由于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中國人民過著極其悲慘的生活,而中國婦女所受的壓迫更為深重。在封建制度統治下,在男尊婦卑的社會里,婦女政治上沒地位,經濟上不獨立,精神上受奴役。按照封建禮教,“好女不嫁二夫”,即使丈夫死了也必須“從一而終”,否則,“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就將成為“罪人”。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