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5188
《豆棚閑話》的反諷手法 【摘要】 艾衲居士的《豆棚閑話》作為清代話本小說中的佳作,長期以來被忽視了。近年來雖有了一些敘事藝術上的研究,但挖掘力度仍顯不足。本文試著從反諷這一寫作手法的角度對其在文中的具體運用及其形態,以及大量運用反諷的用意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豆棚閑話 反諷 分類 用意對于有清一代的話本小說,人們向來評價不高。也許除了李漁的部分話本尚能給人帶來些許驚喜之外,大部分多是令人討厭的衛道說教和陋儒陳言,實在是乏善可陳。但是,如果因此而將清人話本一筆抹殺,卻也太不公平。因為,在此一時期也確有優秀的作品浮出水面,《豆棚閑話》就是一部以前不受重視但卻精彩紛呈的佳作。鄭振鐸在《明清兩代的平話小說集·豆棚閑話》中就曾指出它敘事結構的獨特性,并把這一敘事結構稱作“故事索”,他指出:“此種故事索的體裁,我們在印度、波斯、阿拉伯諸故事集中,常常見到。”[1]美國的韓南先生則給予了更高的評價,并稱之為“框架故事”,他說:“這也是中國小說史上第一個框架故事”[2],并為這種框架形式沒有后人模仿而深感奇怪。在這一意義上來說,《豆棚閑話》的敘事結構在中國話本小說史上的確可以稱作是一個空前絕后的創舉。近年來,也有一些學人注意到了它的獨特價值,并為之付出了探索的努力。如《〈豆棚閑話〉與話本小說敘事藝術的革新》(王曉初,西南師大學報93年4期),《論〈豆棚閑話〉的敘事藝術》(李小菊,殷都學刊2001年4期),《〈豆棚閑話〉的敘事學研究》(李小菊,廣東社會科學,2002年)、《〈豆棚閑話〉研究》(胡艷玲,陜西師大碩士論文,2003年5月)等。但是這些論文均是從敘事藝術的角度去重點研究它的敘事視角、情節結構、敘事空間等,專門從文本的角度去研究它的修辭手法的論文還未出現。筆者在此想試著從文本修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