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5067
試論辛棄疾詞的愛國主義精神 [摘 要] 辛棄疾著有《稼軒詞》,有詞600多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斗精神是辛詞的基本思想內容。這首先表現在他的《鷓鴣天·有客慨然淡功名》,《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等詞中,他不斷重復對北方的懷念,對抗金戰斗的回憶。其次表現在《賀新郎·陳同甫自東陽來過年》、《摸魚兒·淳熙己亥》等詞中,諷刺茍安殘喘的小朝廷,表達他對偏安一角不思北上的不滿。第三表現在他擅長的懷古之作《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面對如畫的江山和英雄人物,在豪情壯志被激發的同時,他也大發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慨。辛棄疾在詞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成為南宋最杰出的愛國詞人,對后世影響深遠。[關鍵詞] 辛棄疾 詞 愛國精神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居士。他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愛國主義詞人,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還是南宋著名的抗金民族英雄,其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一直鼓舞著后人。 辛棄疾所處的年代正值金人南下,侵占宋朝大量國土的戰亂時期。辛棄疾出生時,山東已為金兵所占,所以他從小就立志恢復失地,報效祖國。宋朝統治者面對強敵,不敢抵抗,逃避江南,偏安一隅,不圖恢復。南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秋,金主元顏亮大舉南侵,北方爆發了以耿京為首的農民起義。二十一歲的辛棄疾也組織了兩千余人的抗金隊伍,在濟南南部山區發動起義,不久投歸耿京領導的義軍。辛棄疾勸耿京和南宋王朝聯系,在軍事上配合行動,進一步反擊敵人,并代表起義軍到建康去見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叛徒張安國殺死耿京投降金兵,并劫持了部分起義軍投降金人。當時,辛棄疾正從南宋歸來,他聽說后,立即率領身邊僅有的五十余人,飛騎闖入張安國五萬人的大營,活捉張安國,并收攏起義軍萬余人投歸南宋,表現了他非凡的英勇和杰出的軍事才干。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