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5456
論《詩經》的自由精神風貌
內容摘要: 《詩經》所反映的時代是一個充斥著憂情的時代,先民在這樣的時代背景與情緒氛圍中率性而歌。他們已經很重視個人情志的表達,出現了尚意的傾向。但是,在開掘內心世界的同時,他們忽視了對社會生活的積極參與,對社會生活中的丑惡現象只采取怒斥、悲嘆的消極方式,有個人游離于社會之外的矛頭出現。這又是民族劣根性的根源。關鍵詞: 抒情 尚意 中和之美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中華民族是一個愛詩的民族。《詩經》作為中華民族文明歷史的一股清澈芬芳的源泉滋潤數千年的華夏文明。借助它,我們仿佛穿越了歷史,感受到先民們在群體的吟唱中所散發出的真切逼人的氣息。借助它我們便可對遠古先民的精神風貌作以管窺蠡測。借助它們可以發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心路歷程,可以發現中華民族的血液永不枯竭的根源。我們也可以隱約感覺到這條大河在歷史的轉折期、民族的復興中將流向何方。一、自然直率地抒發時代的憂郁 中國文學偏于抒情,而敘事文學興起較晚,也不發達。《詩經》這部最早的古代詩歌總集,抒情詩占了絕大部分,敘事詩中除了個別的優秀篇章之外,大都比較拙直、稚嫩。抒情詩則顯得比較成熟、老練,并已有許多杰作。如:婚戀詩《關雎》、《氓》;刺世詩《鼠》;農事詩《苤苢》;徭役詩《無衣》《采薇》等等,歷來是中國文學作品選讀的經典篇目。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