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3818
論新《物權法》之物權行為理論【摘要】物權行為理論是德國最先抽象出來的理論,在德國解決實際生活中的較為復雜的問題起到難以忽略的作用,在完善民事法律體系上更是一大杰作。然而,從我國《物權法》以前的立法來看,我國同其他大多數國家一樣,一直以來都不承認物權行為理論。《物權法》在這方面有了突破,對債權行為和物權行為進行了區分,使物權行為獨立于債權行為而存在。本文試從物權行為理論的三大原則談起,對我國《物權法》之物權行為理論進行探討。【關鍵詞】:物權行為 無因性 債權形式主義 原因行為/結果行為
現代民法中的法律行為概念和系統的法律行為理論產生于德國,它們被認為是19世紀德國民法最輝煌的成就。那究竟何為法律行為?對此我國學者有著諸多不同的定義,但筆者認為概括最為精辟的還是德國學者薩維尼,他認為“行為人為創設其意欲的法律關系而從事的意思表示行為稱之為法律行為”。由此可見法律行為的核心是意思表示。薩維尼將簡單的買賣合同分成三個行為:一是以轉移所有權的意思表示的債權行為;二是買賣雙方關于交付標的物達成一致的意思表示的物權行為;三是買賣雙方關于交付價金的意思表示的物權行為。但是,對于物權行為之概念有兩種不同的表述,即物權的意思表示和意思表示加外在形式(即交付和登記)。在物權行為理論提出的一段時期內,主要是意思表示加外在形式的學說概念占主流,但目前基本認為物權行為就是指物的合意。[(德)薩維尼:《現代羅馬法制度》中國法律圖書有限公司2007年3月1日修訂版 67頁。]這一點對于指導我們實踐生活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筆者將在下面的敘述中談到。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