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5040
《狂人日記》中“狂人”形象 [摘 要]:本文就魯迅先生《狂人日記》中的“狂人”形象做了粗淺的探討:一是運用對比手法,分析人物的精神世界;二是運用多種手法,分析狂人形象;三是通過對小說中的人物表現的剖析,揭示作品蘊涵的主題。[關鍵詞]:魯迅 狂人日記 狂人
一、“狂人”的精神世界 1. 結合魯迅的創作情況來看,在魯迅的小說中,有一些作品不像《阿Q正傳》、《孔乙已》、《祝福》、《故鄉》等作品側重刻畫人物性格的外現(形貌、言行、履歷、事件等),而是以人物的內心及精神世界的某一因素的活動為主,展示其某一精神意識傾向,比如《狂人日記》、《白光》、《長明燈》、《傷逝》等。這類作品雖有人物的言行活動,但主宰作品的因素是某種精神意識。以《狂人日記》來看,小說開頭的第一部分就采用這樣文字:“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發昏;然而須十分小心。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小說一開場,登場的是人物的意識,魯迅不用很亮很清之類的單一視覺的文字,而用“很好”這樣綜合意識來把握月光。接下來,“我”出場了,但對讀者來說,“我”無形無狀,更不用說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年輕是年老,實質上,“我”即“我”的意識在繼續牽著讀者走:“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是對“很好的月光”這種感覺的意識重認;“今天見了,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