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4596
談《水滸》運用對比藝術塑造英雄[摘 要] 《水滸》在中國民間家喻戶曉,說到它在藝術上的成功,就離不開要談《水滸傳》中的人物塑造,離不開說一百單八將,這組人物群像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打虎英雄武松、拳打鎮關西的魯達、黑旋風李逵、豹子頭林沖等。這些特別富有人性姿彩和人性光華的形象,是在作者巧妙地運用出神入化的對比手法塑造中出來的。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水滸》就是用人比人,本文概括的是小人比英雄,百姓比英雄,英雄比英雄。[關鍵詞] 《水滸》英雄塑造 對比手法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水滸》中多少頂天立地的英雄:他們有自己的是非觀;他們富有反抗精神;他們“替天行道”,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在庶民百姓力弱無助的時代,這種敢反朝廷貪官,為民除害的能人,在人民中間無庸諱言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渾厚天真的李逵;勇猛魯直、見義勇為的魯智深;洋溢著古代武士那種膂力和勇敢的打虎英雄武松;機警沉著、義膽包天的石秀;將水滸義軍不斷發展壯大的宋江……《水滸》為什么能把英雄塑造得如此生動活潑千古不朽,原因當然很多,作者施耐庵在塑造這些英雄形象時,廣泛運用了對比藝術,本文試就此分析如下。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