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4909
論清代小說對科舉制度的批判【摘要】本文主要通過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對清代一些科舉迷、貪官污吏和土豪劣紳、假名士、假山人等人物的塑造,無情諷刺了那些利欲熏心、為非作歹、虛偽丑惡者,暴露出封建社會的腐朽和黑暗,并對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作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從而揭示出造成文壇眾多丑惡人物的社會根源。【關鍵詞】科舉制度 諷刺 批判 官僚制度 八股 諷刺小說
中國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的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基本制度。他淵源于漢朝,創始于隋朝,確立于唐朝,完備于宋朝,興盛于明、清兩朝,廢除于清朝末年,歷經隋、唐、宋、元、明、清。根據史書記載,從隋朝大業元年(605)的進士科算起到光緒三十一年(1905)正式廢除,整整綿延存在了1300周年。 中國的科舉考試內容到明代以八股為主,即“八股取仕”。它逐步成為僵化模式,特別是到晚清時成為嚴重束縛知識分子的枷鎖,暴露出種種弊端。因此,清代許多文學家都對科學制度的弊端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而其中吳敬梓的《儒林外史》是眾多諷刺科場文學小說中的代表作。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