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4541
北宋政治改革與北宋詩文革新運動[摘 要] 北宋的詩文革新與政治改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宋初結束了晚唐五代長期分裂割據的局面,人民獲得比較穩定的生產環境,統治者也采取一些放松壓迫減輕剝削的措施,使階級矛盾趨向緩和,早期較為穩定的社會局面為詩文革新運動打下了文化基礎。宋代的中央集權統治得以強化,國家重文輕武的政策促進了文風的轉變。大量表現社會現實、揭露社會弊端的文章的涌現促使統治者對于人民疾苦的關注,從而推動了政治變革的進行。大部分的詩文大家本身又是政治改革的參與者。這就使得政治改革帶有濃郁的文人特色:即理想化,不成熟,并最終走向失敗。而他們所具有的政治家的敏銳的洞察力,分析能力與文學家那奔涌的熱情、與強烈的使命感完美的結合起來,使他們在詩文革新上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可以說他們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文學時代。[關鍵詞] 北宋 西昆體 詩文革新 政治改革
中國北宋繼唐代古文運動而起的詩文革新運動,主要反對以西昆體為代表的浮靡文風,主張對詩文進行革新。北宋初年,面對土地兼并日劇,各種社會矛盾日益暴露,政治斗爭日趨尖銳,一些開明的中下層士大夫文人主張革除社會弊病,要求文學反映現實,而當時風靡文壇的西昆體根本無法擔當這樣的歷史使命。于是推崇韓愈、白居易,反西昆成為政治改革派們在文學上的傾向。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發展過程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