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5060
黃庭堅詩論中蘊含的美學意義[摘要]黃庭堅的詩歌觀念基本上是傳統情志論詩學的繼承。但是,聯系黃庭堅所處時代言詩的一些實際,這種繼承本身卻表明黃庭堅詩歌觀念在許多方面具有自己的傾向性。一是重視感情的傾向,二是強調形式的傾向,三是特別強調“詩教”的傾向,四是關于“詩之美”的強調。[關鍵詞] 黃庭堅 詩論 性情 形式 詩教 韻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又號涪翁,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美學家,為江西詩派的宗師。他的美學思想,比較集中地體現在他的詩論、書論、畫論之中,也體現在他的藝術實踐之中。在中國文藝美學發展史上,他的開拓精神和超越意識,格外引人注目。他受知于蘇軾,與張耒、晁補之、秦觀有“蘇門四學士”之稱,但唯獨他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他為何能卓然成一大家?這跟他“文章切忌隨人后”的清醒的求異創新意識有關。蘇軾很贊賞他,論及他的人格,則說“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人而人即之。”論及他的詩文,則說“超逸絕塵,獨立萬物之表,馭風騎氣,以與造物者游,非獨今世之君子所不能用,雖如軾之放浪自棄與世闊疏者,亦莫得而友也。”黃庭堅這種為時賢所稱道的超塵脫俗的獨特的詩品和人品,固然是儒、道、釋三教走向融合的北宋時代所造成的,也是他執意超越前人和獨特的審美追求所造成的。而審美體驗的高度抽象概括,藝術美創造的應用技術可操作性的積極探討,則構成了他的文藝美學體系的多層次性,本文試圖通過黃庭堅的詩歌觀念,探索其詩論中蘊含的深刻的美學意義。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