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3674
對《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忠義觀的比較[摘要] 《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是我國歷史上兩部偉大的作品,這兩部作品都宣揚忠義的觀點,但是兩部作品描述的時代背景不同,因此它們所反映出來的忠義觀的內容、側重點、表現形式也又所不同,筆者從這幾個方面對它們作了詳細的比較。[關鍵詞] 三國演義 水滸傳 忠義觀 《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云,描繪了三國時代各封建統治集團之間軍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種種斗爭,塑造了一批咤叱風云的英雄人物。《水滸傳》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個好漢被逼^造**,在梁山聚義的故事,小說塑造了李逵、魯智深、武松等一系列光彩照人的英雄好漢形象。 封建社會里,“忠義”作為評判人物是非的道德規范。在兩部作品中得到大力宣揚,都對“忠義”作了淋漓盡致的描寫。《三國演義》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亮形象;《水滸傳》中“寧可朝廷負我,我忠心不負朝廷”的宋江形象。 從整體來看,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水滸傳》,都是頌揚忠義。“忠”、“義”兩字貫穿全書,構成小說的靈魂和支柱。但是,把兩部作品加以比較,可以發現“忠”、“義”的表現、內容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