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5079
淺談《水滸傳》的忠義觀[摘要]《水滸傳》是我國古代四大文學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根據長期流傳于民間的水滸故事加工改編而成。全篇都在宣傳忠義思想。可見,其在中國封建歷史中深遠的影響力。所謂 “忠義”,要么由忠結義,要么結義而忠,這是人之常情。但正是這所謂的“常情”,使得梁山英雄在“破繭”時悲慘地死去,這是多么慘痛的悲劇!尤其是 “忠義”的化身——宋江,這個梁山泊第三代領導人,他的言行舉止體現并影響著梁山好漢的忠義觀,因此,我主要以宋江為主體來分析“忠”和“義”如何造成了梁山的悲劇。關鍵詞:《水滸傳》 忠義思想 《水滸傳》這部用來歌頌農民起義的小說,古往今來,人人對它的看法評價有很多。在我看來似乎這部俠義小說透過千年的歷史向我們傳達了一種思想、一種向往、一種人生的追求。從杏黃旗上的“替天行道”到宋江口中“你我手足兄弟”,再到討方臘時所說“你我不同,你是國之賊,他們是國之忠烈”,我們不難看出他們向我們演繹的是對兄弟的“義”,對國家的“忠”。于是宣揚忠義思想便順理成章地成為《水滸傳》的主要詮釋思想與時代任務。我們可以從這些內容中找到作者的這一傾向:首先說說書的名字就有很多比如最早作者起名《忠義水滸傳》,后來干脆就叫《忠義傳》,作者的重要思想我們可見一斑了,什么都可以沒有但“忠義”不可以缺少。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