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3640
《三國演義》原著與電視劇的人物對照 劉備和曹操的人物比較[摘要]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藝術領域的瑰寶,本文通過將原著劉備和曹操和電視劇中的劉備和曹操作對比,將兩人的相同之處,不同之處進行分析。從新審視原著的描寫和歷史背景下的人物特征。 [關鍵詞]劉備 曹操 英雄 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其歷史意義已遠遠超出了小說的范疇。雖然三國時期的真人真事和小說有多少出入以無考證,但作為四大名著中唯一以朝代更替、國家政治為題材的小說,以被許多現在研究歷史的學者作為歷史的參考是其他小說不能企及的。作者以歷史為背景,在小說中勾畫出了一部雄偉壯闊的詩史巨作,這部古典文學名著,描述了從東漢中平元年(18年)的黃巾起義,到西晉武帝司馬炎太康元年(280年)統一中國的進一個世紀中,魏、蜀、吳三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歷史。這部名著從桃園三結義講起,逐漸引入歷史中的人物和事件把故事的情節推向高潮,把歷史的脈絡,歷史的發展清晰的展現給讀者。《三國演義》原著是章回體小說,分為一百二十回,共記七十余萬字,電視劇遵循了原著的結構特點,按照歷史發展把全劇分為八十四集分為了五大部:群雄逐鹿、赤壁之戰、三足鼎立、南征北戰、三分歸晉。故事人物繁多、歷史事件流傳甚廣、家喻戶曉,我盡以劇中重要的兩名主人公加以比較,談談個人的看法。東漢張和二年,公元88年年僅十歲的漢和帝繼位后利用宦官勢力一舉擊敗竇太后極其兄長大將軍竇建,宦官直接參與朝政,這便是東漢末年宦官干政的開始。之后皇位更替頻繁,朝政日益衰敗,民不潦生。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成千上萬的民眾高舉義旗,鋌而走險,終于在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爆發了黃巾起義,從而拉開了《三國演義》的大幕。原著與電視劇都以“桃園三結義”作為開篇,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