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4473
論李杜詩歌藝術風格的異同【摘要】:天寶三年,杜甫在洛陽遇見了辭官離京的大詩人李白,兩人一見如故,“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結下了終生不渝的友誼。而他們二人也是中國唐代詩歌,乃至中國古代文學的兩座高峰,我們分別稱他們為“詩仙”“詩圣”。他們經歷了唐王朝由極盛到動亂的歷史。面對這個亂世,他們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詩歌藝術風格和個人性格。本文主要從兩人的生活經歷,詩歌的創作題材及結合具體作品來分析兩人詩歌藝術風格的異同。【關鍵詞】:李白 杜甫 藝術風格 異同正文: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而唐代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許多偉大的詩人都在這一時朝涌現出來.李白與杜甫則是其中的兩位佼佼者。天寶三年,兩人初次相逢,兩人一見如故,一同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日子,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為兩人此后的創作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李白(701—762年),字太向,號青蓮居士,唐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的美譽。李白的詩歌豪放飄逸,想象豐富.語言清新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充滿瑰麗絢爛的色彩.是繼屈原之后浪漫主義詩歌發展的新高。他的詩在內容上涉及贊美祖國大好河山、隱喻政治生活,歌頌美好友情.反映民生疾苦等諸多方面。同時他還寫了不少樂府詩,大都反映勞動者的艱辛生活。這些膾炙人口的詩作,表現了他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南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同時也是盛唐社會現實和精神風貌的藝術寫照。與李白齊名的另外一名杰出的詩人就是杜甫了,然而他們的詩作卻風格迥異。李詩豪放飄逸,杜詩沉郁頓挫。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因曾居長安城南少陵,被人稱為杜少陵,又因曾任檢校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他是中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盛到衰時期的社會面貌,激蕩著憂國憂民的熾烈情懷和不惜自我犧牲的崇高精神。因此他的詩被后人稱為 “詩史”,他也被后世尊稱為“詩圣”。杜詩現存1400余首,他把個人生活與社會生活實緊密結合,達到了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上的完美統-一。杜詩風格多樣,以沉郁為主;語言凝練、富有表現力;其中律詩更是被。。。。。。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