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3731
蒼涼世界 落寞人生 ——淺析張愛玲小說的“蒼涼”意識[摘要]“蒼涼”意識一直伴隨著張愛玲小說創作的始終,深深地滲透在其作品之中。她以第三者的立場,用理智、冷靜的態度俯看亂世人生,窺探現代市民群混亂無助的精神世界。張愛玲的“蒼涼”之源與其身世背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并且其生命意識的悲劇色彩呈現在多種不同的方面。 [關鍵詞] 張愛玲 落寞 蒼涼; 讀張愛玲的作品, 不難發現隱藏在文本中濃厚的“蒼涼”意識。整個作品彌漫著一成不變的悲劇氛圍。這使讀者不由感受到作者是一個悲觀氣質很重的作家。她常用理性的口吻敘述故事,很少夾雜個人情感,用一種清醒到近乎冷酷的態度俯視戰亂中現代市民群混亂無助的精神世界。究竟是怎樣的經歷使她在作品中把人生寫的如此絕望?我很好奇。于是,我試對這一問題做一個探索性的解析。 一、“蒼涼”意識之源 張愛玲是個徹底的悲觀主義者。這種悲觀氣質與她曲折的身世是息息相關的。張愛玲有著顯赫的家世。祖父張佩倫是清末“清流派”重要人物,在李鴻章的府中做幕僚。祖母是李鴻章的女兒。但這一顯赫的身份并沒有給她帶來任何好處。她出生和成長的年代正是這深宅豪門徹底衰敗的年代。她親身感受到了父母兩個家族的沒落與瓦解,興盛一時到家道中落,最后完全被排斥在主流社會之外。曾經的煊赫,曾經的門庭若市,只是她記憶深處一塊不可碰觸的荒原........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