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shù):11173
《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中的曹操【摘要】:三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十分動蕩的年代,也是人才輩出的時代。曹操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是一個文韜武略,歷史上罕有的政治家、軍事奇才和詩人,也是在歷代史家眼中頗有爭議的人物。漢末名士許劭評價他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后來隨著《三國演義》走進千家萬戶和戲劇舞臺上曹操造型的奸相臉譜化,使曹操的“曠世奸雄”形象廣為流傳,為更多的人所接受。然而,我們必須透晰歷史,回歸正史,,以推理來填補歷史表象下可能發(fā)生的事實。【關(guān)鍵字】:曹操 評價 美惡 貶褒 《三國志》 《三國演義》【曹操的歷史背景】曹操出生于一個顯赫的宦官家庭。曹操的祖父曹騰,是東漢末年宦官集團十常侍中的一員,漢相國曹參的后人。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yǎng)子。曹嵩的出身,當時就搞不清楚,所以陳壽稱他:“莫能審其生出本末”,但也有人認為他是夏侯氏之子。官至太尉。 靈帝熹平三年(174),二十歲的曹操被舉為孝廉,入洛陽為郎。不久,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洛陽為東漢都城,是皇親貴勢聚居之地,很難治理。曹操一到職,就申明禁令、嚴肅法紀,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懸于衙門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殺之”;实蹖櫺业幕鹿馘看T的叔父蹇圖違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將蹇圖用五色棒處死。于是,“京師斂跡,無敢犯者”。 靈帝中平元年(184),黃巾起義爆發(fā),曹操被拜為騎都尉,受命與盧植等人合軍進攻潁川黃巾軍,結(jié)果大破黃巾軍,斬首數(shù)萬級。隨之遷為濟南相。濟南相任內(nèi),曹操治事如初。濟南國(今山東濟南一帶)有縣十余個,各縣長吏多依附貴勢,貪贓枉法,無所顧忌。曹操之前歷任國相皆置之不問。曹操到職,大力整飭,一下奏免長吏八名,濟南震動,貪官污吏紛紛逃竄!罢檀笮,一郡清平”。當時正是東漢政治極度黑暗之時,甚至有了買官制度。朝廷封曹操為議郎,曹操不肯迎合權(quán)貴,遂托病回歸鄉(xiāng)里,春夏讀書,秋冬弋獵,暫........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luò),如發(fā)現(xiàn)侵犯了您的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ǎng)(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wǎng)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yè)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