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3114
論《孔雀東南飛》的敘事特色[摘 要]論文通過敘事結構和細節刻畫這兩個角度,從宏觀與微觀上對《孔雀東南飛》展開了詳細的論述,刻畫了劉蘭芝忠于愛情、追求自由、蔑視榮利、對封建禮教誓死不屈的形象,生動地體現了文章的敘事特色和藝術魅力。[關鍵詞] 孔雀東南飛 敘事結構 敘事特色 敘事風格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史上最長的一部敘事詩。 它最早見于南朝陳國徐陵(507-583)編《玉臺新詠》卷一,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吳兆宜注,程琰、曹明綱主編:《玉臺新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01月,第一版]有學者認為:“從蘭芝和仲卿兩人的角度看,《孔雀東南飛》是性格的悲劇”,蘭芝不僅美麗善良,而且內柔外剛,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從其發展的角度看,我們可以肯定其敘事藝術的獨特價值,它很好地繼承和發展了《詩經》賦的藝術手法,在敘事方面有著獨到的特色,為人們所欣賞。 一、敘事結構獨具特色,為人們所贊頌 1、開頭、結尾遙相呼應,備受推崇 從宏觀上看,文章以比興手法贊其開頭,構思巧妙,可以看到,作者用心之良苦。“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作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借民間象征美好事物的孔雀來起興,有統攝全詩,引起故事的作用。孔雀的徘徊預示著夫妻的別離,使全詩籠罩在悲劇的氛圍之中。結尾的“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與文章的開頭遙相呼應,也體現了民歌特色。以孔雀徘徊起興,以鴛鴦比喻夫妻分離,給全詩的哀怨悱惻奠定了感情基調。 最后一段,在劉、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葉葉覆蓋相交,象征了愛情的不朽。“相向鳴”,是他們愛情與幸福的歌唱,悲憤與壓抑的控告。結尾運用浪漫主義手法,寄托人們追求自由戀愛、幸福生活的強烈愿望。它使廣大讀者深深地憎惡封建禮教和封建家長制度,同情與贊頌對封建社會的叛逆與斗爭的精神,熱烈地去追求我們想要的的生活。 2、詳略處理,別具一格 《孔雀東南飛》在敘事結構上的另一重要特色就是別具一格的詳略處理。該篇幅雖短,卻詳細地闡述了蘭芝被遣、被逼再嫁以及她同丈夫仲卿殉死化鳥的過程,形象地中塑造了蘭芝、仲卿以及其母等形象。作者從語言、行動、外貌、內心世界進行了細致的描述,隨著,通過寫環境、景物、抒情議論巧妙地寫出了女主人公的形象。當寫一個個的媒婆到蘭芝家提親,從側面反映出蘭芝的美麗、賢淑,也更加表現了她對丈夫忠貞不渝的愛情。她的父母、兄長這樣封建禮教及封建家長制度的代表人物,作者卻將他們一帶而過,但他們的形象淋漓盡致地表現在大家的面前,令人憎惡。所以,一篇好的文章,詳略處理得當,以最精煉的語言勾勒出最動人的人物形象及故事情節,才能吸引更多的讀者。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