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藝術教育工作總結 藝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而且對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心健康素質和勞動技能素質都有深遠的意義。歷年來,我校一貫重視藝術教育工作,以“明志、尚德、篤學、創新”為校訓,提出“全面、和諧促進學生、教師與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的辦學理念,認真分析學校現狀,確定了以實施素質教育、全面貫徹黨為教育方針,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適應二十一世紀現代化建設需要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學校辦學宗旨的辦學特色。 我校為進一步推進藝術教育,促進學校藝術教育發展,普及高雅藝術,提升藝術教育的質量與內涵,豐富學生課余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學生藝術素養和綜合素質,推進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學校藝術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每年面向全校中小學生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藝術節、專場演出、主持人大賽、茶藝展示等藝術教育活動。 一、領導機制與藝術教育工作理念 我校長期以來十分重視學生的美育教育,一直積極促進藝術教育的開展,并將藝術教育列入學校的教育教學規劃。學校積極參與區教委組織的“第二屆校園劇比賽”、“唱響校歌、解讀校訓”等活動。充分利用 “藝術節”、“科技節”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鞏固“三團一隊”,進一步發展學校的藝術特色。 此外,我校重視加強德育工作和校風建設。學校以培養人才為根本任務,而人才以德為先,因此德育在教育工作中處領先的地位。同時,培養出品德高尚的人才,必須首先要求教育者具備高尚的道德風范。因此,我在學校工作決策過程中也高度重視德育美育教育工作,并不斷探究將藝術教育與德育美育教育相結合的教育教學理念。 由于藝術教育與德育教育相結合以及管理觀念得到了領導、老師們的認可和支持,管理細致到位,學校形成了優良的校風和學風,在行為規范養成教育上初見成效。 二、藝術教育的普及 開展藝術教育,加強領導,建立健全的體系十分重要。我校實行自上而下,一體化的藝術教育管理。開設各類藝術選修課程,每年在校內舉辦藝術節,包括合唱比賽,主持人比賽等等。積極參加市、區、全國舉辦的藝術節比賽、以及各類競賽活動。此外,積極參與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接待并出訪交流,開闊眼界,促進藝術的傳播。 在管理模式上學校成立了由校長、主管課外校長、主管教學校長、課外辦主任、藝術組組長、教學處主任、各個團隊的藝術教師,以及相關課程老師組成的藝術教育領導小組。開設校本選修A與校本選修B兩大模塊課程。校本選修A主要包括65中學金帆舞蹈團、合唱團、管樂團等大型團隊,以及茶藝、剪紙、美術、戲劇等小型社團。校本選修B主要由教學處負責,包括攝影、文學對聯等美學藝術教育課程。健全藝術教育管理體系,發揮教師領導團隊在藝術教育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各項工作具體要求都做到層層落實,責任到人。緊緊依靠一線班主任、藝術教師,做好學校藝術教育的各項基礎工作。 此外,我校充分發揮學生在團隊發展中的輔助作用,建立隊長、聲部長、年級負責人等一系列學生干部,坐到學校師生全員參與,確保藝術教育工作扎實貫徹落實。 美育教育在我校已經深入到每位師生心中,各個學科的教師都積極配合學校藝術教育的工作,對于因訓練耽誤課程的學生,各年級各班主任建立了班級互助小組,幫助參加藝術節的學生不因訓練耽誤課程;因訓練無法參加考試的學生設立的第二考場,并設專門的老師監考,保證學生的成績不受影響。 學校除了配備了精干的藝術教師隊伍之外,還常年聘請了很多德藝雙馨的專家教師團隊。這些藝術教師有較好的素質、較高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在專家教師的指引下在學校中發揮了骨干帶頭作用。在這些老師的引領下,管樂團、舞蹈團、合唱團、剪紙小組等校本選修A課程以及攝影、對聯、文學等校本選修B課程都能結合市區學生藝術類比賽,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排練,師生沒有任何怨言,克服一切困難,為學校爭光努力奮斗著。 三、精品團隊 1、金帆舞蹈團 我校的舞蹈團成立于1995年,2000年被北京市教委命名為“北京市金帆舞蹈團”。成立以來得到各界領導和專家的大力扶持和幫助,創編了二十余個優秀舞蹈作品在各項交流活動,比賽中表現出色,成績優異。2010年2月,在第三屆全國中小學生藝術節展演活動中獲得一等獎及最佳創作獎。 舞蹈團加強日常管理,保證常規訓練的時間和出勤情況。合理安排教學計劃,積極完成市教委區教委布置的演出交流活動,全面培養學生能力。每周兩次的早功訓練,兩次的劇目訓練加上兩次的綜合訓練為每位隊員的基本功打好基礎。全團上下基礎建設完善,從日常基本訓練開始,對隊員嚴格要求,定時定點組織活動,分女1班、女2班、男班開設基訓課,繼續做好男生訓練工作,全方位地加強業務能力訓練。加強軟度和技術技巧訓練以及表現力的培養。 做好新初一高一的新生入學工作,考察專業素質,把好入學關。為讓新初一、新高一學生盡快融入集體,對他們進行了基礎性訓練,讓她(他)們在短時間融入團隊生活。舞團堅持每周排練劇目時間不少于10小時,完成大量節目的排練。其中還有大量老劇目的復排工作。培養學生適應多舞種的要求,全面發展。 在高三年級升學方面,舞團做好各屆高三年級舞蹈專業認定及大學簽約工作。為高三年級同學開設獨舞排練課,提升業務水平。幫助他們順利備考北京市專業水平認定和各大學簽約測試。并于每年定期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聯合大學舞蹈團負責老師來校指導高三同學備考,學校領導、全體同學和部分家長參加。 舞團每年全面準備全國藝術展演,以及市、區級中小學生藝術節,排練集體參賽節目。分初高中年齡段特征,根據劇目特點為學生排練劇目,加強獨舞劇目的排練工作,積極參與個人項目排練,全面提高尖子學生水平。李丹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凌素《俏花旦》;史忻月、李雪萌《青柳清風》;顧梅、馮宇霄《月上中秋》;季少丹《盛裝舞》;張漠洋《魚兒》;陳心田《愛蓮說》;樂見石《棋魂》參加區藝術節高初中獨舞比賽,取得較好成績。除集體節目外讓更多的學生走進藝術節的賽場。為參加全國第四屆學生藝術展演排練精品劇目。 舞團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和慰問演出,培養學生的社會意識。積極參與國際交流活動,走出去,請進來,開闊學生眼界。9月10日區教育委員會慶祝教師節演出、65中慶教師節文藝演出。10月18日東城區東華門街道冬季征兵宣傳演出。12月7日北京市可持續發展教育研討會演出;12月30日65中新年聯歡會。2010年2月參加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成長”榮獲一等獎的佳績。2010年3月更是以最高的水平展現了一場“夢,在前方”的專場演出,為觀眾奉上了饕餮盛宴,展示北京市中學生的良好精神面貌。 除專業訓練外,在思想道德、團隊合作、文化課學習方面嚴格要求學生,加強與各年級組交流溝通,使學生更加全面發展。建立學生文化課成績電子檔案,收集整理各項數據。 在團隊管理方面不放松。不斷建設以教師——學生干部——同學為層面的管理框架,加強學生干部的選拔和培養,進一步加強班級教育、舞團教育與家長教育相結合的管理機制。 2、管樂團: 管樂團每周都會進行集體訓練以及分聲部訓練。每年在寒假暑假期間都進行集訓,促進樂團整體素質的提高。訓練時能夠做到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每年無論是室內比賽還是行進比賽都為參加市、區中小學生藝術節比賽進行了嚴格的訓練,每次排練都有嚴格考勤制度,活動前有排練要求,活動后有總結,對好人好事及時表揚,對出現錯誤的同學及時進行批評教育,注意鼓勵同學積極向上、進取,為樂團的整體素質的提高奠定基礎。盡管樂團排練時間較長、結束時間較晚,但是同學們都能克服個人困難參加排練,并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為提高整體水平,樂團每學期都對各聲部及個人的專業技術隨時進行抽查與展示,使每個人增強了團隊意識與競爭意識。 管樂團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了組織建設,完善了樂團的管理制度,加強了對專業技術的訓練以及對個別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嚴格考勤制度,對缺勤同學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及時改選優秀的學生成為樂團學生管理委員會成員、任命各聲部聲部長,年級負責人,并組建了家長委員會,以便與家長進行更好的溝通。 3、美術小組: 美術小組參加活動的學生按專業水平分為二組。一組是由繪畫基礎的特長生,二組是對繪畫有興趣的業余組。活動內容有素描課(幾何形體。五官局部。半面像的寫生訓練)、風景寫生訓練課(戶外寫生)、命題創作訓練課、動漫繪畫。2008年5月獲得了由北京市教委舉辦的大型繪畫比賽《奧運冠軍畫傳》世界篇。獲三枚銀獎,一枚銅獎。優秀園丁獎。及為我校獲得市優秀組織獎。參與了“科技創新大賽繪畫類”,和東城區藝術節。 4、合唱團: 伊始組建合唱團的時候,由于團里的40多名隊員不是來自特長生,所以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做學生的工作,并且加大了團隊的日常管理,制定了團隊的規章制度等;因合唱團的隊員沒有任何的合唱基礎,音準很差,針對這些情況我校優秀的藝術教師葛更新采取了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訓練:發聲的基本原理;怎樣建立一個好的歌唱狀態;歌唱中呼吸的運用;音準視唱練習;音程與和聲的訓練;歌唱中“連音”與“彈性”訓練等。通過這樣的有效訓練,強化了隊員對歌唱基本功訓練意識的理解及重要性,使隊員們在得到進步的同時體會到了快樂。
四、獲獎成績 2010年獲獎: 六十五中學舞蹈節目《成長》榮獲第三屆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藝術表演類中學甲組一等獎 六十五中學舞蹈節目《成長》榮獲第三屆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優秀創作獎 六十五中學在北京市第十三屆藝術節中榮獲行進管樂展演一等獎 六十五中學在北京市第十三屆藝術節中榮獲校園劇展演一等獎 2010年12月 六十五中學被授予北京市中小學金帆藝術獎 2010年12月 王雨同學被授予北京市中小學生銀帆獎 2010年12月 馮宇霄同學被授予北京市中小學生銀帆獎
2008~2009年藝術類課外活動獲獎: 舞蹈團: 集體:在北京市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中榮獲東城區舞蹈展演 一等獎 個人:馮宇霄在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表演類比賽中榮獲舞蹈項目初中組個人 一等獎 李雪萌在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表演類比賽中榮獲舞蹈項目初中組個人 二等獎 管樂團: 集體:在北京市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中榮獲東城區管樂展演 一等獎 個人:李可心在北京市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中榮獲西洋器樂比賽 二等獎 李景燃在北京市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中榮獲西洋器樂比賽 三等獎 石屹在北京市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中榮獲西洋器樂比賽 三等獎;在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表演類比賽中榮獲銅管項目高中組 三等獎 盧詩洋在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表演類比賽中榮獲銅管項目初中組 一等獎 權浩良在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表演類比賽中榮獲銅管項目初中組 二等獎 陳佳琪在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表演類比賽中榮獲木管項目初中組 二等獎 田小曉在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表演類比賽中榮獲銅管項目初中組 三等獎 貢蕾在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表演類比賽中榮獲木管項目初中組 三等獎 合唱團: 集體:姝琳、馮晨在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表演類比賽中榮獲重唱項目初中組 二等獎 個人:孟辰在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表演類比賽中榮獲獨唱項目初中組 二等獎 熊璐瑤在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表演類比賽中榮獲獨唱項目初中組 二等獎;獲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表演類比賽中榮獲重唱項目初中組 三等獎 朱諾在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表演類比賽中榮獲獨唱項目高中組 二等獎 民樂: 郭晨驍在北京市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中榮獲民族器樂比賽 一等獎 鋼琴: 云放在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表演類比賽中榮獲鋼琴項目高中組 一等獎 梁依丹在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表演類比賽中榮獲鋼琴項目高中組 一等獎 朗誦: 個人:熊璐瑤在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表演類比賽中榮獲朗誦項目初中組 一等獎 宋鑫鑫在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表演類比賽中榮獲朗誦項目初中組 一等獎 馬思宇在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表演類比賽中榮獲朗誦項目初中組 一等獎 繪畫: 張斯朗在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作品類比賽中榮獲繪畫項目初中組 一等獎 王達仁在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作品類比賽中榮獲繪畫項目初中組 一等獎 曲藝:(個人) 柯苑承 榮獲北京市教委頒發的北京市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曲藝比賽 一等獎 書法: 王美琳 在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作品類比賽中榮獲硬筆項目初中組 一等獎 熊璐瑤 在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作品類比賽中榮獲硬筆項目初中組 一等獎 陳晫在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作品類比賽中榮獲篆刻項目初中組 三等獎 藝術作品: 劉一榮獲北京市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藝術作品比賽 二等獎; 劉健達在北京市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藝術作品比賽 二等獎 攝影: 劉一在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作品類比賽中榮獲攝影項目初中組 一等獎 李宣淏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作品類比賽中榮獲攝影項目初中組 一等獎 劉健達在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作品類比賽中榮獲攝影項目高中組 一等獎 柯琳在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作品類比賽中榮獲攝影項目高中組 一等獎 任鴻倫在東城區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作品類比賽中榮獲攝影項目高中組 一等獎
舞蹈團集體獲獎情況: 2009年3月北京市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中榮獲東城區舞蹈比賽《北京老師,亞克西》(25人) 《值日變奏曲》獲一等獎(31人) 《西班牙之火》獲二等獎(25人). 個人比賽七個一等獎, 三個二等獎. 羅藜獲指導教師獎,最佳編導獎. 2009年5月慶祝建國六十周年北京市學校藝術教育成果展示會暨北京市第十二屆學生藝術節閉幕式展演優秀節目獎.(41人) 個人比賽一等獎一人. 羅藜獲指導教師獎
繪畫類獲獎: 陳一嬌、趙鈺、陳雨萌獲北京市教委舉辦的奧運關君畫傳(世界卷)銀獎 付少華獲奧運關君畫傳(世界卷)銅獎 輔導教師吳薇獲市園丁獎 六十五中學獲優秀組織獎
藝術教育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課堂教育的延深與補充。我校藝術類活動小組積極貫徹上級指示,有明確的指導思想,能按計劃進行活動。在校領導的關心、重視下,各組教師能夠在學校指定的時間內認真活動,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各科、各組能做到時間、人員、地點的三落實,自覺地充實每次活動時間,使學生們在活動深受教育,開闊了視野,陶冶了情操,做到了藝術教育與德育美育教育相結合。學生們在活動中即受到美的享受,又端正了學習,增強了愛國主義意識,加強了集體觀念,提高了組織紀律性,增進了團隊友誼、協作精神、為學校爭得榮譽的競爭意識。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 2011年1月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工作總結格式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