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濾棒生產工藝工作匯報
2010年,在技術中心領導和同事的關心、指導下,加強學習,提高自身業務水平,自覺服從組織安排,現將自己一年來的工作匯報如下,請批評指正: 一、2010年的工作內容 工藝研究 1.1工藝參數、材料試驗工作 乳膠、熱熔膠、成形紙、纖維素紙、絲束等材料試驗16次。通過控制自變量,進行了飛花與環境濕度、絲束水分影響的試驗8次,總結出飛花與其具有較大的相關性,以及生產所需的適宜溫濕度。同時在維持濕度與水分不變與保證濾棒質量的情況下,運用正交試驗法進行了飛花與工藝參數影響的試驗27次,整理了科學合理的實驗數據,推斷出生產較為適宜的工藝范圍,并形成論文“環境濕度及濾棒成型參數對醋纖絲束飛花量的影響”。為了探究溝槽濾棒去掉絲束與纖維素紙間中粘線的可行性,試驗2箱蘭州去中粘線溝槽濾棒,貯存一個月后上機接裝,接裝情況良好并形成相關試驗報告。 1.2濾棒過程能力測評工作 通過卷煙制造過程能力測評導則的學習和培訓,經反復討論、修改后,初步編制了濾棒過程能力測評的方案,確定測評框架、關鍵質量特性項目及其權重,形成單機臺和2010年南京濾棒過程能力測評報告2份。通過采集一個班次一臺成型機50組參數,統計關鍵質量特性和環節的不合格率,計算單機臺SIGMA水平。現216#ZL26成型機生產南京醋纖濾棒CA24.20×144-410AC產品的SIGMA水平為4.2;經統計2010年的該規格質量數據,現全年生產南京濾棒(AC絲束)的SIGMA水平為4.6。 1.3樣品需求、工藝策劃工作 配合進行非入庫的樣品、入庫產品工藝策劃240次,通過多次的試驗改進,最終開拓了新產品市場福建、廣東、河北、陜西、廣西、山東等市場,經樣品試制形成批量銷售的濾棒累計達到約2.65億支,并對2次客戶座談會中客戶提出的要求進行樣品試制。 1.4工藝參數固化工作 通過統計4至6月份供應南京、徐州、淮陰三家濾棒各班組機臺的壓降、圓周、硬度等質量水平,找出質量最優機臺,用分層法記錄其工藝設備參數,將其參數移植到最差機臺,用六西格瑪水平來衡量質量改進效果。現已完成三種規格濾棒的最差機臺工藝固化工作,固化后,濾棒質量均得到不同程度地提升,同時蘇煙規格已進入工藝推廣階段。 工藝管理 2.1工藝年評審及工藝更新 參與2010年生產工藝的年度評審工作:4種類型濾棒生產工藝規程文件以及在產29個規格濾棒生產工藝文件的修改工作,進一步完善了濾棒生產工藝文件的可操作性。2010年累計完成17個新規格濾棒的生產工藝確認工作,目前公司定型的濾棒規格已由2009年的21個,增加至2010年的38個。 2.2工藝檢查及改進效果驗證 工藝研究室注重生產機臺的工藝執行情況,注重工藝參數的規范性、可行性、科學性。2010年,累計進行工藝檢查432臺次,針對檢查中出現的問題及時下達整改通知2次,并進行工藝改進效果驗證,形成工藝執行情況分析報告12份,并及時反饋工藝、產品質量情況。 根據生產機臺人員的反饋,以及查閱設備資料,調整ZL26A成型機的開松比和回縮比等工藝參數。跟蹤纏繞膜的包裝情況,查閱包裝機設備資料,確定相關參數及消耗。完成5臺ZL26A成型機的工藝驗收工作。 2.3標準化及技術管理工作 2010年進一步完善公司產品標準,收集產品標準和工藝技術標準,為迎接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做準備,編制了同軸芯濾棒、溝槽濾棒、醋纖濾棒產品生產定型階段的標準化審查報告3份。 工藝研究室根據工作要求,組織編制了《產品質量風險控制指南 第2部分 爆口》,明確濾棒爆口質量問題在原輔材料檢驗、生產過程控制、設備保養、工藝策劃以及檢驗等環節的控制。根據新增的原輔材料、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的要求,修改了《原輔材料檢驗規程》,并修改了《生產工藝管理規定》、《試驗管理規定》、《濾棒生產工藝規程》等相關技術文件。 安全環保 2010年,更新部門危險源、環境因素及法律法規清單,并編制相關、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的遵循情況合規性評價,回收、交付部門危廢。 二、2011年的工作計劃 (1)繼續做好新產品的策劃和試制,做好售前技術服務工作。 (2)加強對ZL26A成型機的工藝研究,優化ZL26A成型機的生產工藝。 (3)配合產品研究室做好課題研究中的工藝策劃工作。 (4)做好濾棒過程能力測評下一階段工作。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工作總結范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