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4296
略論依法治國
【摘要】在人類社會已踏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國經濟,政治,科學,文化,思想道德等領域都發生了巨大的變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出臺了幾十部法律,幾百部行政法規,這表明我國逐步由“人治”轉變過來。到目前,中國法律框架已基本形成。不論是市場經濟目的實現,還是政治民主的健全和發展,以及社會精神文明水平和程度的提高,都離不開法的正常運作,離開法的正常運作,中國的現代化目標將難以實現。“法治”社會要求法律一經制訂和生效必須付諸實施,如果一個國家和社會制定了大量的法律,但不能在社會中得到遵守和實施,那么將失去了立法的目的,也失去法律的權威和尊嚴,法律將成為一紙空文。【關鍵詞】 依法治國 政治民主 法律
自古希臘和古代中國先秦哲人提出“法治”并闡述其思想以來,歷代思想家前赴后繼地探索著這一恒古的話題。怎樣治理國家,是“人治”還是“法治”一直存在爭論。自70年代后期,在和平與發展為時代主題的歷史條件下,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過程中,在比較國內外經驗,分析“人治”危害的基礎上,鄧小平著力徹底解決人治與法治問題,并提出依法治理國家方針。從1988年到1989年一年之內,鄧小平同志四次透徹分析“人治”的危險性,強調指出:“如果一個黨,一個國家把希望寄托在一兩個人的威望上,并不很健康。那樣,只要這個人有變動,就會出現不穩定!薄耙粋國家的命運建立在一兩個人的聲望上面,是很不健康,很危險的,不出事沒問題,一出事就不可收拾!盵陳占安主編:《鄧小平理論概論》,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249頁]鄧小平所揭示的“人治”必然導致難以為續,人亡政息的規律,是極富啟發性的。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法律專業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