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5995
淺析公序良俗【摘要】在探求公序良俗理論基礎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在越來越多的公序良俗案出現的今天,人們對這一類型案件的關注度日益提升,在老百姓很容易辨識出是不是符合善良風俗及正義之氣的公序良俗案,亟須法官提高對一個案件是否牽涉公序良俗原則,心中有根弦,對涉及有悖于善良風俗或社會公序的案件,敏銳的意識到并運用好公序良俗,以期達到既合法又合理,而又使得公民權利與義務的履行與遵守得到全面的保障。【關鍵詞】公序良俗,判斷標準,司法實踐 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與善良風俗的簡稱,是學者根據世界范圍內的普遍立法用語而對中國現行的民法原則規定進行概括而得的,中國現行法因受前蘇聯民事立法及民事理論的影響,未使用公序良俗等字樣,而以“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來表達出同樣的精神,“社會公共利益”在內涵與作用方面同“公共秩序”相當。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歷經幾千年的文化積淀,在中國社會形成了良好的傳統文化氛圍與人們所共同認可的風俗習慣。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人們各司其職,工廠企業有序生產,形成了人人共同遵循的良好社會秩序..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法律專業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