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格式
    電氣工程 會計論文 金融論文 國際貿易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 輕化工程 德語論文 工程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 信息計算科學 電氣自動化 歷史論文
    機械設計 電子通信 英語論文 物流論文 電子商務 法律論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 電視制片管理 材料科學工程 漢語言文學 免費獲取
    制藥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裝工程 模具設計 測控專業 工業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應用物理 電子信息工程 服裝設計工程 教育技術學 論文降重
    通信工程 電子機電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學 藝術設計 新聞專業 信息管理 給水排水工程 化學工程工藝 推廣賺積分 付款方式
    • 首頁 |
    • 畢業論文 |
    • 論文格式 |
    • 個人簡歷 |
    • 工作總結 |
    • 入黨申請書 |
    • 求職信 |
    • 入團申請書 |
    • 工作計劃 |
    • 免費論文 |
    • 現成論文 |
    • 論文同學網 |
    搜索 高級搜索

    當前位置:論文格式網 -> 免費論文 -> 法律論文

    對高職生心理狀況的調查與反思

    本論文在法律論文欄目,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摘  要:高職生心理健康問題與普通大學生相比有其特殊性。本文通過對高職生與普通大學生心理亞健康的比較研究,在分析高職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典型特征及特殊成因的基礎上,提出了有別于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化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高職學生;亞健康;比較研究;內化策略
     
     據有關統計,2004年全國共有高職(專科)院校1047所,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總數的46.8%;共招收高職(專科)生 237.43萬人,占全國普通高校招生數的53%;高職(專科)在校生595.65萬人,占高校在校學生人數的44.6%。高職教育已占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因而,細致、深入地研究高職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構建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事關當代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乃至全民素質的要務。
     一、高職生與普通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比較
     為了解高職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課題組于2003年9月和2004年3月兩次對湖南大眾傳媒學院和其他兄弟職院的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并運用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量表對 408名高職生進行了隨機調查。在問卷調查中發現:第一,高職生的心理健康平均分為20.63(根據卡特爾16PF量表,一般認為心理健康標準分介于0-40分之間,分值低于25分表示心理不夠健康),標準差r=5.14,說明目前整體高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較低,離散程度較大。第二,普通大學生學業成就水平因素總分介于6—100之間,高于55分表示有成功的希望。而高職生學業有成就因素平均分只有53.63,學業成就水平明顯偏低。
     從總體上來說,高職生人格因素中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學業成就水平略低于全國大學生常模。與此同時,我們又采用了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200名高職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測查比較。采用spssl0.0進行數據整理分析如下:從整體上看,高職生的SCL-90的因子得分均顯著高于全國常模(P<0.01)。具體而言,在軀體化、恐怖、精神病性、偏執、敵對因子得分上并無顯著性差異,而在人際關系敏感、焦慮、抑郁的因子得分上卻高于普通大學生,這說明心理亞健康狀態已經成為當代高職生較為普遍的現象。

     二、高職生心理亞健康的特點與成因分析
     從日常表現癥狀看,高職生存在許多負面心理,如焦慮、急躁、怯懦、自負等;從頻發時段看,剛入校門的新生和即將畢業的學生心理問題較多,這和普通高校檢測結果大致相符。但與普通高校的測評結果有所不同的是,高年級高職生心理健康一般差于低年級;從性別比例看,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女生存在問題的比例為18.34%,高于男生的 16.07%,女生在任一因子)2和≥3分所檢出的人數比例顯著高于男生),這與其他高校的檢測結果相比有差異。與普通大學生一樣,高職生心理健康問題是由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包括社會環境因素、家庭環境因素、學校環境因素、個體生理心理因素等。但與普通大學生相比,以下幾方面因素是高職生亞健康心理狀態形成的直接誘因:
     1、個人定位失之偏頗。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為和諧社會培養應用型、崗位型、技能型的高級專門人才,一些學校辦學定位不準,一些高職學生自我定位出現偏差,容易出現自卑心理。高職生看不到自身的優勢,用自身的短處比本科生的長處,覺得一無是處,自卑而不敢與人交往,顯得古怪、孤僻。其次是自卑導致冷漠。當高職生在學習生活擇業中遭受挫折并感到無能為力時,往往表現為不思進取、情緒低落、情感淡漠、意志麻木等心態。另外,自卑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為自負自傲,有些學生眼高手低,自命不凡,特立獨行。
     2、就業壓力大。高職生的“弱勢文憑”導致就業難,性別歧視又會使高職女生就業難上加難。這是高職生畢業時心理健康問題頻發的主要原因,也是女生心理健康狀況亞于男生的重要原因。在全國范圍就業壓力居高不下,高校畢業生增長率遠高于城鎮新增就業崗位增長率的情況下,高職畢業生就業面臨更大壓力。面對復雜多變、嚴峻激烈的市場競爭,特別是即將畢業的學兄、學姐們在求職過程中處處碰壁的就業形勢,高職生易出現神經緊張、失眠、胸悶、心跳加劇等焦慮并發癥。
     3、應試教育積重難返。一些學校衡量學生好壞的標準只是考試成績的高低,因為學業成績不是特別冒尖,高職生的心理亞健康在高中階段就埋下了伏筆,一旦從考試的牢籠出來到大學的素質發展氛圍中,各種不適便接踵而至。
     三、高職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教育對策
     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改變高職生的心理亞健康狀態,增強學生的心理衛生知識,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指導學生個體心理品質的良性發展,健全學生的人格。
     1、改變傳統的人文素養課的教學模式。將孤立的知識傳授變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教育,在提高學生整體人文素質的同時提高心理健康素質。傳統文化為當代大學生的適應能力、心理承受力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中國傳統文化里蘊涵著當代大學生心理衛生和心理健康素質教育的深刻思想根基。針對高職生文化基礎薄弱的特點,加強傳統文化的熏陶,是全面健全高職生人格的一貼良方。扎根傳統文化及心理衛生的肥田沃土,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面向學生未來發展,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改變傳統的實踐教學指導模式。高職院校要改變社會實踐中心理健康教育放任自流的現狀,各高職院校要充分利用實踐教學環節,強化高職生的動手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強化高職生的心理健康素質。第一,社會實踐環節更能使高職生客觀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的能力;能培養高職生自己獨立地進行決策和判斷的能力;能保持恰當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包括自尊、自愛等肯定的情緒體驗和自卑、不滿等否定的情緒體驗,在自我體驗中進行自我調節。第二,社會實踐環節更能鍛煉高職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緩解人際關系敏感。人的自我認識來源于兩個主要方面:社會比較和他人評價。在社會實踐中能夠客觀地分析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和進行社會比較,將社會的價值觀或實踐標準認可作為自己心理的一部分。第三,社會實踐能使高職生了解社會對人才不同層次的需求,可以及時調整自己,揚長避短,增強競爭力,減少畢業時的心理焦慮。要引導學生進行職業心理調適,幫助學生鞏固和強化積極的情感體驗,克服不利于將來就業的心理傾向,正確對待職業選擇和職業的變化發展,了解職業的社會意義和價值,培養職業興趣、愛崗敬業精神和良好的職業心理素質。
     3、改變傳統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將醫療型心理健康教育為主的模式變為自我發展型教育為主的模式。心理素質教育模式主要有兩大類型:即教育發展型和醫學型。高職院校要確立教育發展型為主,醫學型為輔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改變傳統的醫學型為主的心理教育模式。
     首先,促使高職生進行自我教育,正確評價自己,肯定自我、悅納自我。激發自我意識是內化健康心理素質的關鍵。自我意識包括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調節三個方面。高職生自我統合程度與心理困擾程度呈負相關,即自我統合程度愈高,心理困惑愈少,反之亦然。心理學研究表明,凡是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與本人實際情況越接近,表現自我防御行為就越少,社會適應性就越強。相反,自卑感過重的人或自我過于夸大的人,常會感到緊張焦慮而導致心理問題的產生。
     其次,對不同性別高職生心理健康問題應區別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應做到因材施教,把心理健康中的共性教育與個別指導結合起來,把握并滿足不同群體學生的需要。從人格特征的研究中也可發現,女大學生在專業素質、創造性和成長能力方面都要弱于男生。與男大學生相比,女大學生在成才與發展的道路上將面臨更多的困難與障礙,女生要成就事業必須付出更多的艱辛與努力。因此,高職女生工作的重點,應放在調動女生成才的積極性、幫助女大學生克服來自社會及自身的障礙,從而培養優良的心理素質,去勇敢地面對自我,面對世界。
     再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將心理健康的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結合起來。高職院校要注意加強文化環境(包括校園物質環境、精神文化和制度完善等)的建設,努力創設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心理環境。(1)做好校園內物質環境的凈化、綠化、美化和亮化工作,創造一個賞心悅目、輕松愉快的直觀感覺。(2)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學術、科技、文化、藝術、體育和娛樂活動。(3)加強校風、學風和班風建設。堅持依法治校,規范管理,形成團結、求實、文明、創新的校風和勤思、博學、活用的學風;加強班風建設,嚴明班級紀律,優化人際關系,增強凝聚力,提高榮譽感。(4)開設心理健康教育網站,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構筑了一個新的交流與管理平臺。學校可建立完善的網上心理咨詢值班制度,開辟網上接待日,通過心理測試、情感世界等欄目,充分利用校園網絡覆蓋面廣等優勢,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進行心理咨詢服務,了解學生的真實心理動態,消除學生心理問題隱患。(5)加強宣傳輿論陣地建設。利用校內宣傳欄、黑板報等,宣傳心理保健知識,討論有關熱點問題,在校園內形成“人人關心健康、人人維護健康”的氛圍。


    相關論文
    上一篇:離婚調解之我見 下一篇:票據質押的若干法律問題研究
    Tags:高職生 心理 狀況 調查 反思 【收藏】 【返回頂部】
    人力資源論文
    金融論文
    會計論文
    財務論文
    法律論文
    物流論文
    工商管理論文
    其他論文
    保險學免費論文
    財政學免費論文
    工程管理免費論文
    經濟學免費論文
    市場營銷免費論文
    投資學免費論文
    信息管理免費論文
    行政管理免費論文
    財務會計論文格式
    數學教育論文格式
    數學與應用數學論文
    物流論文格式范文
    財務管理論文格式
    營銷論文格式范文
    人力資源論文格式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畢業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學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中文系文學論文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計算機論文
    推薦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法律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論文格式網 版權所有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论文格式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