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5066
通過MAXIMO管理系統優化企業庫存管理[摘 要] 隨著中海油湛江分公司的飛速發展,歸屬于同一分公司的海上油田越來越多,按照油田與陸地倉庫一一對應的原則,那么陸地倉庫也相應增加,原先通過紙文件,并用大量人員來管理倉庫的機制顯然力不從心,而且無法實現倉庫配件的資源共享,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引進了MAXIMO管理系統,MAXIMO系統最初是用在設備管理上的,湛江分公司引進之后,在它原有的基礎上進行開發,將生產、采購、庫存、財務相結合,實現計算機網絡化的生產管理系統。隨著企業的發展,將來還可能繼續在原有功能的基礎上繼續開發新的功能,本文討論公司引進了MAXIMO生產管理系統后,解決庫存管理數據信息共享,有效的將庫存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關鍵詞] MAXIMO系統 庫存管理 物資編碼 資源共享 湛江分公司經過二十多年的滾動發展,如今擁有十幾個海上油田,油田的經營性質多種多樣。由于各油田都擁有龐大的設備體系,因此,它們都擁有眾多的生產物資,盡管油田的規模不一樣,各油田的地理位置也相距甚遠,但它們的配件、材料大多數是通用的。眾所周知,建造海上平臺非常昂貴,因此,平臺要盡可能縮小,設備擺放要盡可能緊湊。所以,海上油田不可能有大型倉庫存放大量物資,這些物資只能存放在陸地倉庫,海上油田只存放少量應急物資以及常用消耗性配件。當海上油田需要時再由陸地倉庫調撥。 各油田財務是獨立核算的,既要解決物資、配件的共享,又不影響財務獨立核算,就需要有一個靈活的運作機制,在這種情況下MAXIMO系統應用而生。 公司傳統庫存管理形成的歷史背景1、合作背景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經濟基礎薄弱,無論是管理水平還是技術水平都比較落后,想要獨立開發海上油田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對海上油氣開發的配套設施要求也比較高,比如生產物資在海上與陸地之間的交通,海陸通訊,物資、配件的供給(種類、質量、供貨周期)等,可以說困難重重。 因此,湛江分公司決定以一個小油田作為試點,進行合作開發,中方出資源、人力,外方出資金和技術,在開發的前期階段,由外方擔當作業者,當中方具備當作業者時,外方就退出,成為合作伙伴,但出資比例不變。所謂作業者,就是在油田開發經營管理中,有絕對話語權,比如,油田的人事安排、開發方式、物資配件的采購等等。 2、早期倉庫的形成 海上油田設備系統龐大,要想正常生產,就要有足夠的物資和配件。 (1)投產前庫存物資 西方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開發海上油田有幾十年的歷史,擔當作業者有比較成熟的經驗,油田開發之前所需的物資、配件全部由其準備,一般是從其本國進口,到位后全部存放在基地倉庫,這些配件是庫存物資的一部分。 (2)投產后,外方擔當作業者時期訂購的庫存物資 按照合同,前期勘探全部由外方出資,油田開發后,再按資源與資金的比例進行分成,外方作業者為了在短時間內回收資金,注定是掠奪性的開發,絕大部分物資、配件從其本國甚至從其母公司進口,而且是高于實際需求量的數倍甚至數十倍,價格也大大高于國際平均水平,其這樣做道理很簡單,收益按比例分成,操作費也是按比例分擔。這是庫存物資的另一部分。公司傳統庫存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存在的問題 外方當作業者的庫存管理外方當作業者時,高崗位全是外方雇員,只有監督以上的高崗位人員才有資格開訂單,油田現場各部門有自己的小倉庫,部門監督開出訂單經總監審批后,即可交陸地采辦部進行采購。當某個部門需要補充物資、配件時,部門監督就根據他自己的感覺或者目測,開出往往超過實際需求量的訂單,因為國外采購周期長,擔心配件不夠導致停產,再說部門監督之間缺少溝通,所以每次采購的量都很多。總監也考慮兩點,一是本國利益,二是周期長,所以所有訂單統統通過。為什么不到陸地倉庫找找,看有沒有合適的物資、配件?這就是問題所在,一是人員流動快;二是海陸雙班人員對倒;三是通訊落后(沒有網絡),后來者不知基地倉庫究竟有什么配件,有多少配件;四是外方注重人權,抵制休息時間到基地倉庫查看。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電子商務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