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6302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問題研究[摘 要]我國財政部于2006年2月頒布了新的《企業會計準則》(以下簡稱“新準則”),并在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中執行。本文從新會計準則對我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響出發,主要就新準則下盈余管理方式受到的制約和尚存的空間進行探討。[關鍵詞]盈余管理 規制手段 盈余空間
一、盈余管理的概述 (一)盈余管理的涵義 盈余管理是指企業的管理者為實現自身利益或市場價值最大化目標,在會計準則允許的范圍內,以會計政策的可選擇性為前提,通過會計估計的合理變更、會計方法的選擇運用、交易事項的時點控制以及關聯交易的適度調節等方法來達到平衡利潤、穩定股價、合理避稅等目的。 (二)盈余管理的產生原因 1、管理當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由于現代企業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公司的管理者可能并不是公司的最大股東,甚至不是公司的股東,他們往往只是公司的高級雇員。因此,股東與管理當局的目標并不一致,股東為了使二者的目標趨于一致,往往采用激勵的方式來促使管理當局盡最大努力工作。股東支付給管理者的報酬,包括薪金、獎金,以及近年來出現的股票期權、股票、紅利等往往與公司的業績相聯系,而企業的業績主要表現在會計利潤上。因此,公司管理當局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在合法的范圍內選擇有利于提高利潤的會計政策。由這類動機激發的盈余管理往往由公司內部管理當局控制,其獲益者也即內部管理當局。2、針對企業避稅的考慮。這是盈余管理......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財務會計論文格式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