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2812
新會計準則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響 [摘 要]會計盈余作為會計信息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日漸受到我國上市公司的重視。因其關系到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性,關系到上市公司的自身利益問題,致使企業管理層在編制財務報告時不能公允的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從而直接影響到了盈余質量。新會計準則對上市公司的利潤可操縱行為具有制約作用,可以提高盈余信息質量,從而使其能更加真實地反映上市公司的實際經營成果。 [關鍵字]盈余管理 存貨 資產減值準備 盈余質量 2006年2月財政部頒布了新的會計準則,規定于2007年1月1日預先在上市公司試行,新的會計準則在考慮我國基本國情的情況下實現了與國際接軌,作為會計信息的一個組成部分,盈余管理受到了眾多的上市公司的重視,因為在新的會計準則中《存貨》,《資產減值準備》的部分更改都對盈余管理產生了重大影響。 一、《存貨》準則對盈余管理的影響 《存貨》準則第十四條規定,企業應當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者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新準則取消了后進先出法。 后進先出法是指企業在核算存貨成本時,以最近購入原材料的價格作為成本價格進行核算,而先進先出法則是參考的最早購入原材料的價格作為核算存貨成本的依據。采用先進先出法時,期末結存存貨成本接近現行的市場價值,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企業不能隨意挑選存貨的計價以調整當期利潤。采用后進先出法時,當購入的存貨價格隨物價下降,會增加企業會計利潤,虛增企業收益,影響投資者的判斷,增加投資風險;當存貨價格隨物價上升時,采用后進先出法時會減少企業會計利潤,期末存貨價值會遠離當前的市場價值,在期末資產負債表中的存貨價值遠偏離于當前市場價值,進而導致企業的資產負債被彎曲。由此可見:后進先出法不僅會常常被企業作為調節利潤的工具,企業可以通過這種方法達到合理避稅的目的,還會給國家、投資者及信息使用者帶來很大負面影響。在存貨的整個使用周期內,無論是采用先進先出法還是后進先出法,對會計利潤總額的影響和對納稅影響都是確定不變的,只是利潤和所得稅額會在不同的會計期間有不同的分布。而先進先出法相比而言更長遠的考慮到企業的經營成果,新存貨準則取消了后進先出法后,從而使得企業不能夠再通過變更存貨發出計價方法來調節當期的成本費用和利潤水平。因此所有企業的當期存貨消耗的總成本,反映的都是實際的歷史成本,而沒有人為調節的因素,便于對企業的經營成果進行綜合的分析比較,從而提高了盈余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 二、《資產減值準備》準則對盈余管理的影響首先新會計準則規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不得轉回。由于舊會計準則對資產減值轉回沒有特別的限制,只是規定如果有跡象表明以前期間據以計提減值的各種因素發生變化,使得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大于其賬面價值時,則以前期間已計提......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財務會計論文格式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