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5230
公允價值相關問題探析[摘 要] 論述公允價值在相關問題,首先分析在我國應用公允價值的產生,隨后從新準則看公允價值的界定,繼而分析公允價值的理論,最后對公允價值在國內外的應用進行探析。[關鍵詞] 公允價值 探析 一、公允價值的產生公允價值主要發端于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當時美國200多家金融機構因從事金融工具的交易而陷入財務困境,但是建立在歷史成本計量基礎上的財務報告,卻向外界傳遞了相反的信息,從而導致美國會計界和金融界對金融工具確認計量及披露問題的激烈爭論。1990年9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時任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在參議院銀行、住宅及都市事務委員會作證時指出,歷史成本財務報告對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于事無補,并首次提出了應當以公允價值作為金融工具的計量屬性。 二、公允價值的界定 公允價值研究中,其概念的界定無疑是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問題。從應用角度研究公允價值亦是如此有什么樣的公允價值概念,就有什么樣的公允價值理論與應用。 公允價值應表述為一種價格而不是一種金額在各種表述中,有的將公允價值表述為一種“金額”,如IASB和CAS(中國會計準則委員會);有的表述為一種“價格”,如FASB,并且FASB歷史上一直是表述為“金額”,只是在準備制定公允價值計量準則及正式出臺準則時改為“價格”。 公允價值是一種即時價值而不是一種期間價值 ,這是在公允價值應用方面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由于公允價值是一種基于市場的交易價格,具有波動性和不穩定性,目的就是為了提供最新的相關計量信息,因此,公允價值應是一種即時的、不斷變化和反映市場最新情況的價值,而不能懼怕頻繁波動而采取穩定一些的期間價值。期間性不是公允價值的本質特征,及時性、相關性才是公允價值的本質要求。 公允價值計量的全面運用是未來發展的方向,無需在概念中予以體現, 由于公允價值的相關性,未來的應用范圍會擴大到所有會計要素,即使對于自用而不是用于交易的資產(負債類似),亦會采用,這樣才會客觀、動態地反映企業現時的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和全面的理財結果。 因此,基于應用的角度,在考慮公允價值的本質特征及相應的要求,具體考慮客觀經濟環境、微觀交易環境、交易對象的廣泛性及交易數額的確定性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礎上,可以將公允價值界定為:在正常經濟環境下,在公平的交易中熟悉情況的市場參與者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負債轉讓的價格。三、公允價值理論 (一)相關性與可靠性的權衡 相關性與可靠性是會計信息的兩個根本的信息質量特征。會計信息的有用性是相關性與可靠性的函數,相關性與可靠性二者不可或缺,信息既要相關,又要可靠。另一方面,由于不確定性,相關性與可靠性常常相互沖擊。為了加強相關性而改變會計方法時,可靠性可能有所削弱,反之亦然。歷史成本之所以能在長期的會計計量實務中占據主導地位,在于其具有較強的可靠性。歷史成本也具有可驗證性。因此歷史成本會計相對更可靠。但是,歷史成本缺乏相關性。即使歷史成本、市場價值和現值是相等的,市場價值和現值仍會隨著時間以及市場條件的改變而改變。特別是80年代,美國2000多家金融機構因從事金融工具交易而陷入財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財務會計論文格式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