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8031
我國商業銀行表外業務的風險及管理[摘要]表外業務(Off-Balance Sheet Ltms簡稱OBSI)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銀行業務發展的一個亮點1。目前,西方商業銀行表外業務收入一般在銀行收入中占比達30%以上,而國內商業銀行則遠低于這一水平。由于開展表外業務不但可以為銀行帶來豐厚收益,還可提高銀行社會化服務水平。因此,我國商業銀行表外業務的份額也在逐漸加大。但是表外業務不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反映,運作透明度不高,因此其風險具有較強的隱蔽性,較難預測和評估.加之表外業務風險是銀行整體風險的一部分,隨時可能轉化為表內風險,而且有些金融衍生交易類業務潛在風險較大。尤其是美國“安然事件”后,經濟界更加關注表外資產,加強監督也迅速達成共識。[關鍵詞]表外業務 衍生金融工具 表外業務的 表外業務都在﹁定程度上影響著銀行未來的獲利能力和償付能力,當某一或有事件發生時,它們將會由表外轉至表內成為銀行實際的資產和負債。這種或有資產和或有負債由于其不確定性,往往伴隨著比表內業務更大的風險。概括起來 一、表外業務的風險有下列幾種類型: (一)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是指表外業務服務的對象違約,而使債權人遭受損失的風險。各種表外業務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信用風險,如擔保業務中,被擔保的客戶因某種原因破產,無法履行合同義務,擔保銀行便要承擔賠償責任。此外,在票據承兌、有追索取的貸款出售等業務中,銀行都在一定程度上面臨著信用風險。 (二)利率、匯率風險 利率、匯率風險是指由于市場利率、匯率的變動,導致商業銀行在表外業務中蒙受損失的風險。在互換交易、期權交易及遠期利率協議等衍生金融工具中,利率、匯率發生于銀行不利的變動,都會使銀行面臨這種風險。在金融自由化、國際化、證券化的趨勢下,利率、匯率風險對銀行收益的安全性威脅日益增大,如在貸款承諾協議期間,借款人可以按照固定利率或可變利率獲得一筆貸款。但在這期間里,若市場利率上升,銀行的資金成本升高使貸款協議利率與資金成本之間的利差變得非常小或者成為負值,而借款人必然會在有利的利率下最大限度地使用貸款,銀行將承受較大的損失。 (三)流動性風險 流動風險是指可轉讓金融工具不能以接近市場價格很快出售而遭損失及或有資產和或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財務會計論文格式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