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5203
從源頭上控制盈余管理[摘 要]盈余管理是企業的管理者為實現自身利益或企業的市場價值最大化目標,在會計準則允許的范圍內,主要通過會計政策的選擇,來調節企業盈余的行為.本文介紹了公司盈余管理的原因,剖析了新會計準則對公司盈余的限制和新會計準則下盈余管理的可能途徑,并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長期以來我國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為。盈余管理通常是在不違背會計準則的范圍內進行的,是會計政策選擇具有經濟后果的一種表現。會計準則與盈余管理之間存在“博弈”關系:一方面會計準則能夠從源頭上對盈余管理進行防范;另一方面由于會計準則、制度的不完善又為盈余管理提供了可乘之機,使得一些企業利用會計準則的漏洞操作會計數據。[關鍵詞]源頭 盈余管理 新會計準則 債務重組 資產置換 資產減值損失 一、盈余管理意義的界定 盈余管理也稱利潤管理,盈余管理是會計政策的選擇具有經濟后果的一種具體表現。它是指假定經營者可在一系列的會計政策中自行選擇時,經營者選擇那些使自身效用或企業市場價值最大化的會計政策的行為。但是盈余管理與會計職業不同,它們的主體、客體、目的、研究目的都存在差異。 二、新會計準則下的盈余管理 新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已在上市公司范圍內實施,與前兩次會計改革相比(1993年會計改革——兩則兩制的頒布,2000年會計改革——企業會計制度的頒布),這一輪會計改革所處的市場經濟環境、會計準則制定的實踐基礎和理論依據以及具體的會計實務都有了較大的變化。且這次新準則的發布和實際實施中間間隔的時間相對較長,新準則的變化較大,而且上市公司又是首批實施新會計準則的企業,因此,進行新準則實施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就準則的變動實施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響進行了分析。新會計準則的施行,雖然不會改變上市公司的實質業績,但卻將對上市公司的報表業績產生較大影響。新的會計準則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遏止上市公司操縱利潤的行為,彌補了原準則的一些缺陷和漏洞,但也并非十全十美,在真正執行中還面臨著一定的困難,甚至可能會成為部分上市公司操縱利潤的新工具。 三、我國上市公司利用會計準則進行盈余管理的現狀 1、利用債務重組的非正常損益進行盈余管理《債務重組》[1 在新會計準則頒布之前,我們執行的《企業會計準則——債務重組》是1998年6月正式公布,2001年進行修訂的版本]1準則規定債務人應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轉讓資產、資本或重組后債務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利得,計入當期損益。即債務人應將所獲得的債務重組收益計入營業外收入,反映在利潤表中,不再計入資本公積。這樣處理,一方面有利于減輕債務人的財務負擔,使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輕松上陣;另一方面會造成一些企業利用債務重組獲得營業外收入,使企業虧損減少甚至扭虧為盈,會計報表喪失真實性和可靠性,這對ST企業業績影響尤為顯著。 2007年ST浪莎利潤總額比2006年同比增長了2 688.67%,究其原因主要是獲得了債務重組收益。據年報附注顯示,2007年1月至3月浪莎與中國長城管理公司、宜賓市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宜賓中元造紙有限責任公司等進行了債務重組,豁免其2.85億元債務,根據會計準則規定確認為債務重組收益,計入“營業外收入”反映在利潤表中,這部分債務重組收益占浪莎當年利潤總額的80.68%。浪莎最大限度地利用會計準則進行盈余管理,迅速改善了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提升了企業業績。無獨有偶,ST寶碩2007年1月25日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后,為避免公司破產清算,積極進行債務重組工作。其中保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豁免了寶碩債務重組額80%的應付賬款,使寶碩獲得了5038.05萬元的債務重組利得,占當年利潤總額的577.56%。正是這部分債務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財務會計論文格式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